当前位置:上海泽宇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时尚十八岁禁照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 东、西、南、北方的别名
十八岁禁照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 东、西、南、北方的别名
2022-05-24

南方之地。汉王褒《九怀·思忠》:“玄武步兮水母,与吾期兮南荣。”王逸注:“南方冬温,草木常茂,故曰南荣。”唐太《赋得夏首启节》:“北阙三春晚,南荣九夏初。”唐李白《登瓦官阁》:“钟山对北户,淮水入南荣。”唐刘禹锡《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》:“秋次池上馆,林塘照南荣。”

西偏

东荒

北方。古人以定方位。坎卦代表北方。宋张伯端《绝句六十四首》:“震龙汞自出离乡,兑虎铅生在坎方。二物总因儿产母,全要入中央。”风水上讲,坐北朝南的房子为坎宅。

离方

北边

天有九野,南方曰炎天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谓天有九野:中央曰钧天,东方曰,东北曰变天,北方曰玄天,西北曰幽天,曰颢天,西南曰朱天,南方曰炎天,东南曰阳天。

玄冥

指南方。唐温庭筠《鸡鸣埭曲》:“盘踞势穷三百年,朱方杀气成愁烟。”唐皎然《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》:“谴深辞紫禁,恩在副朱方。”宋李处全《水调歌头》:“上马趣携酒,送客古朱方。秋风斜日山际,低草见牛羊。”明刘基《梅颂》:“朱方之秀梅实硕兮,含章而贞受命独兮。”

指南方极远之地。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西荡河源,东淡海漘,北动幽崖,南燿朱垠。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。”唐张九龄《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》:“北拥旄于玄朔,南仗节于朱垠。”宋范仲淹《明堂赋》:“南门之外,则有朱垠、越裳,八蛮之族,唯北是望。”

汉孔融《杂诗二首》:“岩岩钟山首,赫赫炎天。高明曜云门,远景灼寒素。”唐杜甫《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》:“正是炎天阔,那堪野馆疏。”

北荒

东极

古代传说日入处。南朝谢庄《月赋》:“擅扶光于东沼,嗣若英于西冥。”李善注:“西冥,昧谷也。”亦作“西溟”。西海。冥,通“溟”。唐李白《大猎赋》:“夹东海而为壍兮,拖西冥而流渠。”一本作“西溟”。明宋濂《文原》:“南桂北瀚,东瀛西溟,沓眇而无际,涵负而不竭,鱼龙生焉,波涛兴焉;吾文之深得之。”

东汜

南方。古人以定方位,离卦代表南方。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:“韩干凡作马,必考时日,面方位,然后定形骨毛色。大抵以马为火畜,而南为离方,其色青骊驒骆,皆以支干相加,故得入妙”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男有男境,上应离方,快向南山之南,去。”

指南方的大地。晋陆云《盛德颂》:“神母哀号,厎命丹野。”南朝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﹝桓温﹞问曰:‘太玄是何等也?’答曰:‘南为丹野,北为太玄,必西北走也。’”

北极

金虎

北方。《晋书·四夷传序》:“九夷北狄,被青野而亘玄方;七戎六蛮,绵西宇而横南极。”

丹冥

南夏

玄极

。古代家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分别代表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。汉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飞云龙于春,屯神虎于秋方。”薛综注:“秋方,也。”南朝谢庄《怀园引》:“回首瞻东,延翮向秋方。”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:“孟秋之月……其位,其日庚辛。”汉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飞云龙于春,屯神虎于秋方。”南朝谢庄《怀园引》:“回首瞻东,延翮向秋方。”

西金

古人称极北方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北方曰大冥,曰寒泽。”高诱注:“北方多寒也,故曰寒泽也。”

南国

的代称。古人以定方位,属金,其色白,故称。《周逸书·卷三·小开武解》:“:一黑位水,二赤位火,三苍位木,四白位金,五黄位土。”

伏方

东方。中国古代以定方位。震卦代表东方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前代因袭,有乖礼制,可于震方,简求沃野。”唐刘禹锡《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》:“震方天籁动,寅位帝车回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三回:“此处安葬,按那龙脉,正自震方而来,定主祧延绵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禨祥·圣主征应》:“内灵台奏泰山震方,此青宫不安之象。”

炎方

西极

北州

北陆

南垂

北方最远的边界。玄,北方。唐陈子昂《燕然军人画象铭》:“耀天兵兮征荒服,绝云漠兮出玄极。”又指天空。

南方边陲;南部边界。唐宋之问《入泷江》:“海穷南徼尽,乡远北魂惊。”《书·天文志一》:“江源自南纪之首,循梁州南徼达华阳,而与地络相会。”

1.北方。唐杜甫《后出塞》:“誓开玄冥北,持以奉吾君。”明常岫《渡浑河》:“万里桑干水,玄冥生浊源。”2.北方之神名。《汉书扬雄传上》:“帝将惟田于灵之囿,开北垠,受不周之制,以终始颛顼、玄冥之统。”颜师古注引劭曰:“颛顼、玄冥,皆北方之神,主也。”清徐昂发《雁门关》:“玄冥操斗柄,制此天北戒。”

白位

南中

指北方。古代家以木、金、火、水、土配属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个方位。汉班固《白虎通·》:“水位在北方。”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“析木之津”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曰:“箕在东方木位,斗在北方水位。”《尸子》卷下:“冬为信,北方为冬。冬,终也;北方,伏方也。至冬皆伏,若一,美恶不异,信之至也。”

朔气是指北方的寒气,北方很冷,又可称朔方。另外有郡名为:朔方,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城,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建置朔方郡。三国曹植《送应氏》:“愿得展嬿婉,我友之朔方。”唐杜甫《洗兵马》:“祗残邺城不日得,独任朔方无限功。”

朔方

指。古以配属中央与四方,属金,故称。唐黄滔《知白守黑赋》:“岂非白也吐耀含辉,禀西金而成姿。”

南国;南方。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王命召伯,定申伯之宅,登是南邦,世执其功。”汉焦赣《易林·复之大畜》:“南邦大国,鬼魅满室。欢声相逐,为我行贼。”元揭徯斯《送也速答儿赤序》:“国家臣妾万邦,南邦为一,余六十年而不兴,风俗日坏,奸宄屡作者,任法律而务财用也。”清黄辅辰《戴经堂日钞》:“南邦存亡呼吸,向(向荣)军既不能援,陈金绶盛保所带官军,尚不知行抵何处。”刘师培《文说·骚篇》:“考其职掌,是属清庙之官,列彼礼文,半杂南邦之典。”

南方的别名

东方。东方极远之处。唐李白《大鹏赋·并序》:“吾右翼掩乎西极,左翼蔽乎东荒。”唐阎宽《春宵览月》:“月生东荒外,天云收夕阴。”

泛指南方。《楚辞·九章·橘颂》:“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”王逸注:“南国,谓江南也。”三国·曹植《杂诗》:“南国有佳人,容华若桃李。”南唐李煜《望江南》:“闲梦远,南国正芳春。”唐王维《相思》:“红豆生南国,秋来发几枝?”《檮杌闲评》三十回:“只见南国猩唇烧豹,北来熊掌驼蹄。”清钱谦益《南征吟小引》:“至其(袁可立子袁伯应)榷关南国,登车奉使,江南佳丽之地,风声文物,与其才情互相映带。”巴金《随想录·关于丽尼同志》:“小车飞驰着,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,一切是那么明亮,那么茂盛!”

玄武

幽陆

北部边疆。《南齐书·芮芮虏河南氐羌传论》:“氐胡犷盛,乘运迭起,秦赵僭差,相系,余类蠢蠢,被西疆而奄北际。”唐许敬《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》:“地游穷北际,云崖尽西陆。”唐席豫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:“亭障东缘海,沙场北际天。春冬见岩雪,朝夕候烽烟。”

南荣

东陆

东方边远地区。汉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故躬破于徐方,地夺于吕布,彷徨东裔,蹈据无所。”晋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公孙渊承籍父兄,世居东裔。”

南徼

南邦

北阴

南端

北鄙

东垂

东裔

玄朔

东角;东方。晋陶潜《拟古》:“仲春遘时雨,始雷发东隅。”南朝谢灵运《善哉行》:“阳谷跃升,虞渊引落。景曜东隅,晼晚西薄。”唐李白《有所思》:“我思,乃在碧海之东隅。海寒多天风,白波连山倒蓬壶。”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妇洗在北堂,直室东隅。”明茅溱《夜行船序》:“边境无虞,喜青阳布暖,斗指东隅。”宋张继先《度清霄》:“月轮微出天东隅。空中露出无名珠。”亦作“东嵎”。因日出东隅,故以“东隅”指早晨,引申指始,初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晋陆云《答兄平原书》:“昔我往矣,辰在东嵎;今我于兹,日薄桑榆。”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某惟有益鞭其后,再鼓而前,失东隅收桑榆,讵敢忘于愤悱。”

少阴

春方

指南方。汉刘向《九叹·远游》:“绝都广以直指兮,历祝融于朱冥。”王逸注:“朱,赤色也。言己行乃横绝于都广之野,过祝融之神于朱冥之野也。”

南畿

南道

北际

迁方

南方;南边。汉王逸《九思·守志》:“绕曲阿兮北次,造我车兮南端。”《元史·天文志一》:“表长五十尺,广二尺四寸,厚减广之半,植于圭之南端圭石座中,入地及座中一丈四尺,上高三十六尺。”南边正门。汉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启南端之特闱,立应门之将将。”薛综注:“端门,南方正门。”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岩岩北阙,南端攸遵。”李善注:“凡南方正门,皆谓之端。”

北方。北方边境地区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既而大叔命西鄙、北鄙二于己。”杜预注:“鄙,郑边邑。”唐贾岛《酬厉玄》:“我来从北鄙,子省涉西陵。”唐曹松《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》:“北鄙征难尽,诗愁满去程。”宋苏轼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契丹自晋天福以来,践有幽蓟,北鄙之警,略无宁岁。”

震位

南方边境地区。晋陆机《赠顾交趾公贞》:“发迹翼藩后,改授抚南裔。”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“吾将躬先启行,薄伐南裔,于诸卿意何如?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下》:“交阯远居南裔,越裳之俗也;敦煌僻处西域,昆戎之乡也。”唐柳元《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》:“谪官去南裔,清湘绕灵岳。晨登蒹葭岸,霜景霁纷浊。”

西冥

1.犹塞北。2.北方幽州、并州。3.泛指北方地区。唐杨炯《紫骝马》:“发迹来南海,长鸣向北州。匈奴今未灭,画地取封侯。”唐张谓《代北州老翁答》:“负薪老翁往北州,北望乡关生客愁。”唐黄滔《寄怀南北故人》:“南海浪高书堕水,北州城破客降胡。”

朱冥

1.即北方。古人以北方属阴,故称。汉焦赣《易林·否之蹇》:“北阴司寒,坚冰不温,凌人情怠,大雹为灾。”2.谓山的北面。南朝江淹《横吹赋》:“北阴之竹兮,百尺而不见日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三》:“常以十二月,采冰于河津之隘,峡石之阿,北阴之中。”

南陆

北方。《易·说卦》:“坎者,水也,正北方之卦也,劳卦也,之所归也。故曰:劳乎坎。”后因以“坎劳”指北方。清侯方域《定鼎说》:“云中右则浩于龙门,左则衍于碣石,面临洪河,背拱渤海,垣应紫微,极成艮位,介震出坎劳之间,殆亦所谓天府百二也。”

谓北方大地。清唐甄《潜书·尚治》:“天地之间,无形而速动者莫如风。起于幽陆,至于炎崖,偃靡万形,鼓畅众声,无一物之不应者,惟风为然。”

指南方。《易》离卦位在南,故称。汉张衡《髑髅赋》:“取耳北坎,求目南离。”章樵注:“离,南方火;火外景,故目属之。”明唐顺之《冬至南郊》:“位以南离正,宵从甲子分。”清钮琇《觚賸·石言》:“﹝端溪砚石﹞望之有形,抚之无迹;南离炳晖,蒸为紫云。”三国曹丕《玛瑙勒赋》:“扇朔方之玄气,喜南离之焱阳。”明唐顺之《冬至南郊》:“位以南离正,宵从甲子分。”

亦作“北陲”。北方。北方边境地区。《汉书·匈奴传赞》:“其与中国殊章服,异习俗,饮食不同,言语不通,辟居北垂寒露之野。”唐李乂《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》:“日逐滋南寇,天威抚北垂。”唐李昂《从军行》:“麾兵静北垂,此日交河湄。”元王恽《燕城书事》:“都会盘盘控北垂,当年宫阙五云飞。”

北朔

南方地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今攻赵,北地入燕,东地入齐,南地入楚魏,则秦所得不一几何,故不如因而割之,因以为武安功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悔赋》:“楚王刻鹤,播徙南地。”唐贾岛《送人南归》:“虽然南地远,见说北人多。”《宋史·兵志》:“议者言南地不宜牧马。昨自牧养,今二三年,已得马数百。”

西部;边远地区。南朝江淹《遂古篇》:“青鸟所解,诚亶兮;五色玉石,出西偏兮。”西侧。三国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温房承其东序,凉室处其西偏。”唐韩愈《庭楸》:“朝日出其东,我常坐西偏。夕日在其西,我常坐东边。当昼日在上,我在中央间。”唐刘禹锡《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》:“城外园林初夏天,就中野趣在西偏。蔷薇乱发多临水,鸂鶒双游不避船。”宋陆游《涪州》:“古垒西偏晓系舟,倚栏搔首思悠悠。”

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十八引《易通统图》:“日,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。”因指东方。明刘基《春日行》:“白日出东陆,垂光曜中天。”唐王储《赋得花发上林》:“东陆和风至,先开上苑花。”唐李峤《日》:“云间五色满,霞际九光披。东陆苍龙驾,南郊赤羽驰。”

秋方

指。晋张华《《博物志》:“少阴,日月所入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少阴者,。西,迁也,阴气落物,于时为秋。”《汉书·志·天文志》:“为雨;雨,少阴之位也。月失中道,移而西入毕,则多雨。”

西边的尽头。谓极远处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朝发轫于天津兮,夕余至于西极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天马来,从西极,涉流沙,九夷服。”指长安以西的疆域。唐李白《大鹏赋并序》:“吾右翼掩乎西极,左翼蔽乎东荒。”唐杜甫《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》:“西极最疮痍,连山暗烽燧。”唐杜甫《往在》:“安得自西极,申命空山东。”仇兆鳌注:“西极,指京师之西,与山东相对。或指吐鲁蕃者,非。”唐李白《塞上曲》:“命将征西极,阴山侧。”

东方。东部边境。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记越地传》:“女出于苎萝山,欲献于吴。自谓东垂僻陋,恐女朴鄙,故近大道居,去县五里。”《后汉书·东夷传·高句丽》:“遂成死,子伯固立。其后濊貊率服,东垂少事。”泛指东方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,关中有无聊之民,非久长之策也。”南朝·宋武帝《秋夜》:“局景薄西隅,升月照东垂。”

指极北之地。唐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》:“幽人空山,过雨采苹,薄言情悟,悠悠天钧。”

太冥

火维

北垂

北方之地。《书·尧典》:“申命和叔宅朔方,曰幽都。”孔传:“北称幽,则南称明,从可知也。都,谓所聚也。”蔡沈集传:“朔方,北荒之地……日行至是,则沦于地中,万象幽暗,故曰幽都。”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北抚幽都,南道交趾。”高诱注:“阴气所聚,故曰幽都,今雁门以北是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夫天兵四临,幽都先加,回戈邪指,南越相夷。”颜师古注:“幽都,北方,谓匈奴。”唐李白《赠宣城赵太守悦》:“伊昔簪白笔,幽都逐游魂。持斧冠三军,霜清天北门。”唐贾至《燕歌行》:“国之重镇惟幽都,东威九夷北制胡。五军精卒三十万,百战百胜擒单于。”

指南方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至若北道姚氏,西道诸杜,南道仇景,东道赵他、羽公子,南阳赵调,此盗跖居民间者耳,曷足道哉!”汉王充《论衡·言毒》:“南道名毒曰短弧。”

天钧

赤方

水方

朱垠

犹漠北,指北方边疆。唐裴漼《奉和御制平胡》:“玄漠圣恩通,由来书轨同。”唐李昂《从军行》:“汉家未得燕支山,征戍年年沙朔间。玄漠云平初合阵,西山月出闻鸣镝。”宋李流谦《答何积中》:“先生古心寄玄漠,老松矫矫石凿凿。”明王宠《牛首山》:“秉我上皇心,排筌入玄漠。”

东方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,与真人乎相求。”裴駰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少阳,东极。”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东方少阳,日月所出。”崔曙《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》:“萧萧过颍上,曨曨辨少阳。”

北方。北方荒远之区。南朝江淹《赤虹赋》:“帝台北荒之际,弇山西海之滨。”南朝陆倕《石阙铭》:“北荒明月,西极流精。”《旧唐书·太纪下》:“于是北荒悉平,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。”泛批北方。唐李白《塞下曲》:“天兵下北荒,胡马欲南饮。横戈从百战,直为衔恩甚。”宋张玉娘《从军行》:“三十遴骁勇,从军事北荒。流星飞玉弹,宝剑落秋霜。”

谓北方。晋张协《七命》:“寒山之桐,出自太冥。”李善注:“北方极阴,故曰太冥。”

犹东方,东部地区。三国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命仆夫而就驾,吾将归乎东。”南朝谢庄《怀园引》:“回首瞻东,延翮向秋方。”通往东方的道。三国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泛舟越洪涛,怨彼东长。”南朝颜延之《还至梁城作》:“振策睠东,倾侧不及群。”唐萧颖士《越江秋曙》:“扁舟东远,晓月下江濆。潋滟信潮上,苍茫孤屿分。”

指。对中原而言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西海则有皮革、文旄焉,然而中国得而用之。”汉刘向《新序·善谋》:“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。”日落处。唐李白《古风》:“黄河走东溟,白日落西海。”唐李商隐《燕台四首》:“今日东风自不胜,化作幽光入西海。”唐渠牟《杂歌谣辞·步虚词》:“西海辞金母,东方拜木公。云行疑带雨,星步欲凌风。”

指西南边远地区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西南方曰焦侥,曰炎土。”泛指南方。南朝江淹《待罪江南思北归赋》:“况北州之贱士,为炎土之流人。”

东方边际;东方极远之处。《·海外东经》:“帝命竪亥步,自东极至于西极,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。”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出乎大荒之中,行乎东极之外,经扶桑之中林,包汤谷之滂沛。”唐陆龟蒙《和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》:“老思东极旧岩扉,却待秋风泛舶归。”指中国东部边境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临位……亲巡远方黎民,登兹泰山,周览东极。”《魏书·百济传》:“今中夏平一,宇内无虞,每欲陵威东极,悬旌域表。”指东海。亦泛指东方大海。唐杜甫《长江》:“浩浩终不息,乃知东极临。”仇兆鳌注:“东极,指东海。”明俞安期《望海》:“星临东极无分野,山入南荒有沃焦。”

。唐刘禹锡《许州文宣庙碑》:“许州牧杜公作文宣王庙暨学舍于兑隅,革故而鼎新也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释道·萨王二真君之始》:“此二宫者,俱在京师兑隅,雄丽轩敞,不下宫掖。”

南藩

玄方

寒泽

南土

泛指南方炎热地区。三国钟会《孔雀赋》:“有炎方之伟鸟,感灵和而来仪。”唐李白《古风》:“怯卒非战士,炎方难远行。”唐白居易《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》:“每因毒暑悲亲故,多在炎方瘴海中。”唐贾岛《送人南游》:“蛮国人多富,炎方语不同。”明何景明《九日黔国后园》:“水国阴多寒已至,炎方霜后瘴初收。”

太阴

北方。三国曹植《橘赋》:“背山川之暖气,处玄朔之。”《文选·赵至》:“今将植橘柚于玄朔,蔕华藕于修陵。”刘良注:“玄朔,北方也。”唐张九龄《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》:“故能北拥旄于玄朔,南仗节于朱垠。”唐李峤《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》:“猛气凌玄朔,崇恩降紫宸。”

北部边境。《北史·列传》卷九:“时刘显地广兵强,跨有朔裔,会其兄弟乖离,共相疑阻。”三国曹丕《连珠》:“苏武扬声于朔裔。”《魏书·列传》卷十二:“扬威朔裔,扫定赫连。”

指西面方向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金也……其神为太白,有兽白虎。”唐吕温《凌烟阁勋臣颂·刘夔公宏基》:“夔公峥嵘,金虎之精。”

指南方。古人以、五色表示五个方位。南方属火,色赤,故称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上》:“有景云之瑞,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。赤方中有两星,青方中有一星,凡三星,皆,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,名曰景星。”

犹南疆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我先王因世之变,以长南藩之地,属阻漳、滏之险,立长城,又取蔺、郭狼,败林人于荏,而功未遂。”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公赤旗所指,祅垒洞开,白羽纔撝,粉溃。非其神武,久丧南藩。”唐杜甫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:“身在南蕃无所预,心怀百忧复千虑。”又南方的屏障。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有梁之国,我南藩也,其君入朝,潜相招诱,不顾朕恩。”

天钧,北极之地,泛指北方。汉班固《窦车骑北伐颂》:“清干钧之攸冒,拓畿略之所顺。橐弓镞而戢矢,回双麾以东运。”

金方

玄漠

北方之地。北周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东海有白木之庙,西河有枯桑之社,北陆以杨叶为关,南陵以梅根作冶。”倪璠注:“北陆,北方之地也。”唐杨炯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》:“每至南方二月,草树华滋,北陆三秋,风烟摇落;莫不列苹繁于上席,行礼敬于质明,奠椒桂于中尊,敬神明于如在。”宋李纲《望江南》:“入江南春信未,日行北陆冷光浮。还揽旧貂裘。”

气候炎热之地。指南方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“七月鸣鵙”孔颖达疏:“孙毓以为寒乡率早寒,北方是也;热乡乃晚寒,南方是也。”

南方边境地区。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今虢为不道,保于逆旅,以侵敝邑之南鄙。”《竹书纪年·威烈王九年》:“九年,楚人伐我南鄙,至于上洛。”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序》:“予客自南鄙,观蓺于鲁。”张载注:“南鄙,荆州也。”

《庄子·大师》:“傅说得之,以相武丁,奄有天下,乘东维,骑箕尾,而比于列星。”成玄英疏:“傅说一星在箕尾上,然箕尾则是二十八宿之数,维持东方,故言乘东维,骑箕尾。”后因以泛指东方。唐方干《送人游日本国》:“波涛含左界,星斗定东维。”明王逢《秋感》:“南极有星天半隐,东维无地海全归。”

南方属火,因以“火维”指南方。亦特指五岳中的南岳衡山。南朝徐灵期《南岳记》:“赤帝馆其巅,祝融宅其阳。”唐韩愈《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》:“火维地荒足妖怪,天假神柄专其雄。”元欧阳玄《辟雍赋》:“东逾若木之日津,西探崦嵫之月竁,南穷火维之陬,北际冰天之澨。”郭沫若《下龙湾》:“忘却南邦是火维,午凉长睡不知时。”

赤后

玄天

南地

南裔

炎土

炎天

指。古人以配八方,兑为。唐李百药《鹦鹉赋》:“喜灵禽之擢秀,资品物以呈祥;含金精于兑域,体耀质于炎方。”

南鄙

指南方遥远之处。晋张协《七命》:“丹冥投烽,青徼释警。”李善注:“丹,南方朱冥也。”张铣注:“丹冥,南方远处,谓蜀也。”

坎方

南方。南方大地。南方色赤,故称。隋无名氏《郊庙歌辞·五郊乐章·雍和》:“丹陆,奕奕炎方。”宋刘子翚《法石见李汉老参政》:“玉堂草诏褫凶魄,丹陆陈谟发天听。”宋舒岳祥《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》:“忆昔趋丹陆,鸡人唱晓筹。”

少阳

的别名

春秋战国时,楚国位于中原南方,是江南一带的大国。故以南楚泛指南方。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且夫南楚穷巷之妾,焉足为大王言乎?”三国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我公奋钺,耀威南楚。”唐王贞白《庐山》:“岳立镇南楚,雄名天下闻。五峰高阂日,九叠翠连云。”唐杜甫《南楚》:“南楚青春异,暄寒早早分。”

干钧

指东方。《易·说卦》:“出乎震。震,东方也。”南朝阴铿《闲居对雨》:“震位雷声发,离宫电影浮。”唐湛贲《日五色赋》:“出乎震位,焕夫皇极。”唐武则天《唐明堂乐章·角音》:“出震位,秩。”

南方边远地区。三国曹丕《述征赋》:“遵往初之旧迹,顺归风以长迈。镇江、汉之遗民,静南畿之遐裔。”南朝吴均《战城南》:“躞蹀青骊马,往战城南畿。为君意气重,无功终不归。”明李东阳《送邵国贤还治许州》:“入门长揖向座主,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。”

火离

南方,南方大地。”晋陶潜《述酒》:“重离照南陆,鸣鸟声相闻。”元周权《次韵褚仲明苦热行》:“烛龙衔火飞南陆,万叠云峰天地窄。”唐王季文《九华山谣》:“九华峥嵘占南陆,擢本山半腹。”唐刘禹锡《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》:“丹霞启南陆,白水含东菑。”

北境

南方。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江汉,南国之纪。”郑玄笺:“江也,汉也,南国之大水,纪理众川,使不壅滞;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,使得其所。”后因以指南方。南朝江淹《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》:“赞政南纪,播惠西夏。”宋杨万里《读罪己诏》:“中原仍梦里,南纪且愁边。”清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:“象齿焚身,祸延南纪。”

指南方。古以南方配火,其色赤;后即后土,土地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饮于赤后之井。”尹知章注:“南方井也。”

震方

东方的别名

南方。以,南方属火。以,南方为离卦。故有此称谓。《周易·说卦》:“离者明也……南方之卦也。”唐张九龄《荔枝赋》:“果之美者,厥有荔枝。虽受气于震方,实禀精于火离。乃作酸于此裔,爰负阳以从宜。”

指。三国曹植《离缴雁赋》:“白露凄以飞扬兮,秋风发乎西商。”宋余靖《和王子元中秋会饮》:“混元鼓橐四气平,西商之气爽且轻。望舒按辔出东海,孤轮斲冰碾太清。”

幽崖

北方之神《楚辞·远游》注:“玄武,北方神名”。《史记天官书》:“北宫玄武、虚、危”。《纬书集成》卷六《河图》:“北方黑帝,神名叶光纪,精为玄武。”元人《蛮·还丹龙虎将何作》:“还丹龙虎将何作。北方玄武南朱雀。”

。唐储光羲《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》:“金丘华阳下,仙伯养晦处。茅茨对三峰,梧桐开一。”

坎劳

北方。汉司马迁《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与魏,而北境传举烽,言‘赵寇至,且入界’。魏王释博,欲召大臣谋。公子止王曰:‘赵王田猎耳,非为寇也。’”唐李频《送姚侍御充渭北掌》:“北境烽烟急,南山战伐频。”唐白居易《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》:“昨卧南城月,今行北境春。”

北方的别名

朱方

北方。北方边境地区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李牧者,赵之北边良将也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家本北边,志节忼慨,数求使匈奴。”南朝吴均《从军行》:“男儿亦可怜,立功在北边。”唐刘禹锡《酬太原狄尚书见寄》:“家声烜赫冠前贤,时望穹崇镇北边。”唐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韵》:“重赐竭中国,强兵临北边。”

南方。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:“维女荆楚,居国南乡。”毛传:“乡,所也。”郑玄笺:“维女楚国,近在荆州之域,居中国之南方。”三国曹植《神龟赋》:“苍龙虬于东岳,白虎啸于西冈。玄武集于寒门,朱雀栖于南乡。”唐陈陶《海昌望月》:“夜鹊思南乡,露华清东瓯。”宋苏辙《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》:“大孔奋飞自南乡,联翩群雁相追翔,渠家冠盖尤。”

幽都

丹陆

丹野

兑域

南楚

西海

1.北方之天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:“北方曰玄天。”高诱注:“北方十一月建子,水之中也。水色黑,故曰玄天也。”三国曹植《游仙》:“北极玄天渚,南翔陟丹丘。”2.泛指天。《庄子·外篇·在宥》:“乱天之经,逆物之情,玄天弗成。”《南史·羊玄保传论》:“玄保时隆帝念,虽命禀于玄天,迹其恩宠,盖亦‘犹贤’之助。”唐孟郊《和钱侍郎甘露》:“玄天何以言,瑞露青松繁。”

震,指东方。维,地维,指地。震维,东方之地。北周庾信《周谯国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》:“华亭冠冕,谷水弦歌。震维徙族,燕垂从官塞入飞狐,关连鸣雁。”唐韦元旦《早朝》:“震维芳月季,宸极众星尊。”

热乡

泛指我国的南部。《晋书·刘》:“南夏遂乱。父老追思弘,虽《甘棠》之咏召伯,无以过也。”宋李廌《岑使君牧襄阳受代还朝某同赵德麟谢公定潘仲》:“使臣抚南夏,万夫久以望。”

东方。古代家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分别代表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。汉杨修《许昌宫赋》:“临南轩而向春方,负黼黻之屏风。”南朝颜延之《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》:“春方动辰驾,望幸倾五州。”李善注:“礼记曰:东方曰春。”

。古以配属中央与四方,属金,故称。唐钱起《送张将军征西》:“玉笛声悲离酌晚,金方极行人远。”唐岑参《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,便呈高开府》:“热海亘铁门,火山赫金方。白草磨天涯,湖沙莽茫茫。”唐崔橹《惜》:“半塘前日染来红,瘦尽金方昨夜风。”唐张说《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》:“五年一见家,妻子不相识。武库兵犹动,金方事未息。”

北方的边界。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北动幽崖,南曜朱垠。”吕向注:“崖、垠皆畔岸也。”汉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南岠阳荣,北极幽崖。”刘良注:“幽崖,北边也。”

极盛的阴气,指北方或北极,指北方之神等。在汉族民间也把太阴星君看成嫦蛾。汉族人民对月亮的习俗,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《尚书·尧典》,文称:日、月、星辰为天,岱、河、海为地;天,地合为六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卢敖游乎北海,经乎太阴,入乎玄阙,至于蒙毂之上。”高诱注:“太阴,北方也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,与真人乎相求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揖云:“太阴,北极。”

南纪

。汉班固《白虎通·》:“者,迁方也,迁落也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西,迁也。阴气迁落物,于时为秋。”

泛指南部地区;南方。《魏书·李寿传》:“封建宁王,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。”岭南地区。《文选·孙楚》:“南中吕兴,深覩,蝉蜕内向,愿为臣妾。”李善注引《吴志》:“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諝,使使如魏。”唐王勃《蜀中九日》:“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?”宋杨万里《明发龙川二绝》:“北人不识南中瘴,只到龙川指似君。”清姚衡《寒秀草堂笔记》:“又言泉州有红牙大戟树,其大数围,南中之所无,而泉人所不知者。”泛指南方地区。唐王建《荆门行》:“南中三月蚊蚋生,黄昏不闻人语声。”唐欧阳炯南乡子·嫩草如烟》:“入南中,桄榔叶暗蓼花红。”宋葛长庚《水调歌头》:“南中诸友,而今何处问浮萍。”

南乡

震维

北方;北方之地。晋成公绥《啸赋》:“作胡马之长嘶,回寒风乎北朔。”唐贾岛《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》:“北朔霜凝竹,南山水入篱。”唐权德舆《大言》:“华嵩为佩河为带,南交北朔跬步内。”唐白居易《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》:“昨卧南城月,今行北境春。”

北方。北方边远之处。《庄子·大师》:“颛顼得之,以处玄宫;禺强得之,立乎北极。”《楚辞·大招》:“天白颢颢,寒凝凝只。魂乎无往,盈北极只。”唐杜甫《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》:“北极转愁龙虎气,西戎休纵犬羊群。”宋刘克庄《贺新郎》:“一剑防身行万里,选甚南溟北极。”

宋程公许《千周风歌》:“华清舞彻霓裳散,五音繁会宵达旦。何限失意人,西商凄切离骚乱。”

赤位

南方地区。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往近王舅,南土是保。”孔颖达疏:“当于南方之土,于是安居之矣。”唐陈陶《寄兵部任畹郎中》:“虽同橘柚依南土,终愧魁罡近北辰。”唐白居易《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,兼寄万州杨八使君》:“奇果标南土,芳林对北堂。素华春漠漠,丹实夏煌煌。”唐张九龄《东湖临泛饯王司马》:“南土秋虽半,东湖草未黄。聊乘风日好,来泛芰荷香。”

东隅

西商

东维

金丘

南方边境。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“前此有童谣曰:‘燕南垂,赵北际,中央不合大如砺,唯有此中可避世。’”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骛横桥而旋轸,历敝邑之南垂。”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又于南垂立互市,以致南货,羽毛、齿革之属无远不至。”

指南方。《逸周书·小开武》:“:一,黑位,水;二,赤位,火;三,苍位,木;四,白位,金;五,黄位,土。”唐陶拱《天晴景星见赋》:“起青方者,萦瑞彩以葱茏;发赤位者,统祥光而翕赩。”

古代家以木、金、火、水、土配属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方,北方为水位。《左传·哀公九年》:“史墨曰:‘盈,水名也。子,水位也。名位敌,不可干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赵鞅姓盈,宋姓子。水盈坎乃行,子姓又得北方水位。”汉班固《白虎通·》:“水位在北方。”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“析木之津”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曰:“箕在东方木位,斗在北方水位。”

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。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。晋陆云《赠郑曼季》:“声播东汜,响溢南云。”清吴伟业《朝日坛》:“即今东汜西昆处,尽入铜壶倒景殊。”比喻人的少壮期。南朝沈约《和谢宣城》:“牵拙谬东汜,浮惰反西昆。”李周翰注:“东汜,日初出处,比少壮也。西昆,日入处,比衰老也。”

朔裔

南离

兑隅